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

返回完整页面

暑期三下乡|传播红色基因,继承革命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2日至3日,我校“红色达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团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走访红色遗址,挖掘红色内涵,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7月2日上午,瓢泼大雨,可依旧浇不灭我们心中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之火,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红色达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团走进了神剑园战史馆,探寻红色足迹,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战史馆全面展现了红四方面军从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北,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到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历时两年多、大小上百场的战斗的历史。讲解员在党旗下讲述红色故事,并组织开展了“七一”特辑我对党有话说微活动。激励和引领同学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下午,“红色达州”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团登上了巴山红军公园,在红三十三军纪念碑下接受了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洗礼,并且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全体人员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唱了红歌,歌声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中,更加坚定了心中紧跟党的脚步的信念,为伟大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紧接着同学们怀着敬重的心情,来到了宣汉王维舟纪念馆,展室内陈列图片资料135幅,各种革命实物129件。全面展示了王维舟同志“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一生。在纪念馆中陈列的一件件烈士遗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无不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战士夺取革命胜利的艰辛与困难。四周为红军碑林,林中嵌有石碑200多通。整馆与巴山红军公园内“红三十三军纪念碑”和“王维舟塑像”遥遥相望,融为一体,形成以红军文化为背景的纪念藏馆。同学们了解到了王维舟同志及三十三军的奋斗生涯,感受了星火燎原的红军精神。因此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7月3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渠县红色纪念园,渠县红色纪念园是为纪念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在解放川东、反国民党六路围攻之营渠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是在原渠县苏维埃纪念馆基础上改扩建的红色旅游景区,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

渠县红色纪念园后山上矗立着由三支步枪造型组成的营渠战役纪念碑,学生代表在营渠战役纪念碑下向同学介绍了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中午,开展了红色革命知识、党的二十大有奖知识问答,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励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忱,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在这个暑期,珍贵的图片、详实的资料、感人的故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砥砺奋进、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同学们振奋而自豪,一致表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告慰历史、继往开来,矢志践行初心,传承赓续红色基因。

教育团由团委、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智慧医技学院、三峡医专药学院共计师生86人组成。